n125546

标签: 经济学

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:中国正在步入以金融资产为主的投资时代

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(记者黄冰玉)9月23日,在2025全球资管中心评价指数发布暨CLF50秋季会议上,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表示,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宏观环境已发生深刻转变,需以动态眼光看待。在连平看来,当前资本市场...
1992年,刘强东680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,1994年,伍继红692分考上中国人

1992年,刘强东680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,1994年,伍继红692分考上中国人

1992年,刘强东680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,1994年,伍继红692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。2017年,刘强东向母校捐了3亿,伍继红是低保户的六个孩子妈。2017年深秋,广东河源的山村土房里,伍继红从木箱底翻出一本泛黄的《政治经济学》,封面上“中国人民大学”的校徽早已褪色。她摩挲着扉页上自己年轻时的签名,眼泪滴在斑驳的纸页上;就在几天前,她从电视里看到校友刘强东向母校捐赠3亿的新闻,画面里西装革履的他,与自己满手老茧、围着围裙的模样,形成刺眼的对比。那时的她不会想到,这场偶然的“隔空相遇”,会让她沉寂多年的人生迎来转机。1995年的人大校园,伍继红和刘强东曾在同一间阶梯教室上过公共课。彼时的刘强东总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,课间总围着老师问市场政策的问题,课后要么去图书馆查资料,要么去校外做兼职;而伍继红则更爱待在宿舍,抱着书本啃知识点,同学约她参加社会实践,她总以“要准备考试”为由拒绝。有次班级组织去企业参观,刘强东主动跟厂长交流,记录下不少市场信息,伍继红却只是默默跟在队伍后面,全程没说一句话。那时的细节,早已埋下两人命运差异的伏笔。1996年毕业季,时代浪潮的分叉口悄然出现。刘强东拿着国企录用通知,却在报到前一晚失眠了。他想起在中关村看到的电脑配件摊位,想起乡亲们凑鸡蛋时的期盼,最终撕碎通知,揣着5000块积蓄租下柜台。2003年非典来袭,他的柜台连续一个月没开张,房租都快交不起,有人劝他放弃,他却顶着风险,在网上发帖推销产品,意外打开电商销路;而伍继红的毕业选择,始终绕着“稳定”打转。她连续三年报考北京公务员,第三次面试时,考官问她“如何应对基层复杂矛盾”,她僵硬地回答“按规章制度办”,最终再次失利。命运的重击在2000年降临。伍继红的第一任丈夫因意外去世,留下刚满周岁的孩子。那时她刚找到一份行政工作,却因无法承受丧夫之痛,频繁请假被辞退。走投无路的她回到老家,在家人安排下嫁给邻村农民。此后十年,她接连生下五个孩子,把大学课本锁进木箱,每天围着灶台和农田转。最艰难的2015年,家里连买化肥的钱都没有,她只能背着孩子去山上挖野菜,孩子们穿的衣服,都是村民淘汰的旧衣改造的。而此时的刘强东,正带领京东度过关键转型期。他顶着压力自建物流,面对资金链断裂的风险,四处奔波融资;为保障消费者权益,他坚持“假一赔十”,哪怕亏损也要维护品牌信誉。2017年,京东成为电商巨头,他向人大捐赠3亿时说:“我永远记得乡亲们凑的76个鸡蛋,想让更多贫困生有改变命运的机会。”2018年,在人大校友的帮助下,伍继红的生活迎来转机。校友们帮她修缮了漏雨的土房,给孩子们送来新衣服和书籍;当地政府为她安排了村里的图书管理员岗位,每月有2000元收入。如今的伍继红,每天早上会打开图书屋的门,教村里的孩子读书写字,课间还会给他们讲自己当年考人大的经历。她重新翻出大学课本,晚上等孩子们睡后,就坐在灯下学习,计划明年参加成人高考,提升自己。刘强东则继续在商业领域深耕,同时加大公益投入,在全国贫困地区建立了20多所希望小学,还发起“乡村振兴计划”,帮助农民拓宽农产品销路。2024年,他在一次企业家论坛上提到伍继红的故事:“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起伏,重要的是不要放弃希望。我们不仅要为成功者喝彩,更要给困境中的人伸出援手。”两位人大校友的人生轨迹,早已超越个人命运的范畴。它告诉我们,高等教育是起点而非终点,时代机遇需要靠韧性把握,而社会的温度,恰恰体现在对每一个“掉队者”的包容与帮扶。如今,伍继红的大女儿考上了县重点中学,她自己也在努力追赶曾经的梦想;刘强东则依然在商业与公益的道路上前行。两人的故事,就像一面镜子,照见了人生的无限可能,也照见了一个社会应有的底色——既要允许有人登顶,也要守护有人重生。信息来源:红星新闻|《从人大毕业到赤贫之家,这19年伍继红到底经历了什么?》
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秘书长靳卫萍:经济大变局时代,新质生产力成对外输出“硬实力”2025...

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秘书长靳卫萍:经济大变局时代,新质生产力成对外输出“硬实力”2025...

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秘书长、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靳卫萍出席并致辞。靳卫萍表示,面对当前地缘政治摩擦加剧、产业转型升级、金融市场激烈变化等状况时,很多人越来越关注这些事件对国内经济市场的影响。回顾中国...
生活处处是经济学丨书评

生活处处是经济学丨书评

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、美国经济学家蒂莫西·泰勒所著的《出乎意料的经济学》中文版,是一本从经济学视角“走进”人们日常生活、工作和学习的书。经济学是一门主流学科,但是它实际上超越了经济本身。对于经济,惯常的认知可能是...
华尔街日报:经济学家预测的美国经济衰退为何没有出现?

华尔街日报:经济学家预测的美国经济衰退为何没有出现?

华尔街日报:经济学家预测的美国经济衰退为何没有出现?海外新鲜事#美股#美股[超话]# 本文是华尔街日报Spencer’sMarketsA.M.通讯的网络版。2007年末,在爆发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低迷前夕,出现了一件颇为讽刺的事:三分之...

特朗普称17万亿美元新投资将流入美国,知名经济学家:这在数学上不可能

知名经济学家彼得·希夫(PeterSchiff)近日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17万亿美元新投资流入美国经济的说法提出了质疑。希夫周四在X上的一条帖子中反驳了特朗普的说法,即“明年将有前所未有的17万亿美元投资于美国,因为我们拥有...
为什么美国现在死咬中国不放?美国经济学家说过一句大实话:中国不是敌人,而是中国走

为什么美国现在死咬中国不放?美国经济学家说过一句大实话:中国不是敌人,而是中国走

为什么美国现在死咬中国不放?美国经济学家说过一句大实话:中国不是敌人,而是中国走出的发展路子,让美国实在难以接受。先回头看看美国当年是怎么“收拾”对手的。上世纪80年代,日本的半导体多风光?全球每10颗芯片里,有8颗是日本造的!NEC、东芝这些日本企业,直接把美国芯片公司逼到墙角,全球前十的半导体厂商里,日本占了6个,包揽前三。美国一看“自己的地盘被抢了”,立马掏出藏好的“规则大棒”。它先是搬出《美国贸易法》里的“超级301条款”,指着日本鼻子说“你搞不公平贸易”,接着硬逼着日本签了《日美半导体协定》。这协议看着是“限制倾销”,实则藏着狠活:美国直接给日本划红线,五年内必须让外国芯片占日本市场的20%—说白了,就是逼着日本把自家市场让出来。日本敢说“不”吗?还真不敢。1987年,美国说“你没按协议来”,转头就对日本3亿美元的货物加了100%的惩罚性关税!彩电、计算机这些日本卖得最火的东西,一下就没了价格优势,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。更狠的是“东芝事件”:东芝机械只是给苏联卖了点精密设备,美国直接罚得它快破产,高管蹲了监狱,还逼它在全美五十多家报纸登谢罪广告,三年内不准给美国供货——就这么一折腾,日本半导体直接从巅峰摔了下来,到2021年,全球市场份额只剩7%,前十榜单里只剩东芝一家苦苦撑着。除了卡技术,美国还会玩“汇率杀”。1985年的《广场协议》,看着是美日德法英五国商量汇率,其实就是美国逼着日元升值。短短几年,日元兑美元汇率翻了一倍,日本货在国际上一下贵了不少,出口额从1985年的41万亿日元,直接跌到1986年的34万亿日元。多少日本工厂因为“日元升值”倒闭,矿业、制造业全行业哀嚎——这套“用规则压垮对手”的套路,美国玩了几十年,从没失手过。可现在,这套套路用到中国身上,失灵了!2025年,美国又想复制“收拾日本”的剧本,对华为下死手,升级制裁想断它的技术供应链。结果呢?华为的5G设备全球份额还占着35%,比高通、三星加起来都多!欧盟14个成员国直接公开说“不排除华为设备”,德国59%的电信设备还是从中国买的,塞浦路斯更夸张,100%依赖中国电信设备—美国想封死中国的技术路,可连自己的盟友都不跟着走,这脸打得够响吧?再看贸易战。美国见中国新能源汽车卖得火,就撺掇欧盟加35.3%的反补贴关税,以为这样就能把中国汽车挡在欧洲门外。可2025年上半年,中国汽车在欧洲的销量直接涨了91%,比亚迪单月销量甚至超过了特斯拉!当年美国靠汇率整垮日本出口,现在对中国,关税加得越高,中国货卖得越好—这反常识的结果,直接把美国的“贸易压制逻辑”给推翻了。更让美国慌的是,中国还在搭新的“合作网”。2025年中国-东盟自贸区3.0版正式升级,新增了数字经济、绿色经济等9大领域的规则,前8个月双边贸易额就达到4.93万亿元。中老铁路搞“一次通关、双边认可”,货物从中国到老挝不用反复检查;雅万高铁开通后,印尼Jakarta到Bandung的时间从3小时缩到40分钟—这些实打实的便利,让东盟国家跟中国越走越近。而美国呢?还在搞“小院高墙”,把盟友往外推。日本丰田、韩国三星直接把研发中心从美国搬到中国,丰田新能源汽车的零件90%从中国采购,就怕被美国的关税拖下水;连美国的“铁杆小弟”加拿大,都偷偷增加对华大豆出口,2025年上半年销量涨了25%—大家都不傻,跟着美国没好处,跟着中国能赚钱,谁还愿意陪美国玩?所以,美国死咬中国不放,不是因为中国是敌人,是中国走的路,让它再也不能随便定规矩、随便欺负人了。当“霸权剧本”被撕烂,当越来越多国家不买美国的账,它能不急得跳脚吗。信息来源:“美国试图用《芯片与科学法》限制对华技术转移”的表述,基于美国商务部2022年发布的该法案全文。

经济学家:美国经济正“明显放缓”

据德国《商报》网站9月13日报道,长期以来,美国经济的强劲表现令经济学家和分析师感到意外。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塞思·卡彭特认为,现在这种情况正发生改变。卡彭特在接受《商报》记者采访时说,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经济...
普通人最不划算的就是频繁换车,尤其是换豪车

普通人最不划算的就是频繁换车,尤其是换豪车

普通人最不划算的就是频繁换车,尤其是换豪车一个经济学家说,普通人最不划算的就是频繁换车,尤其是频繁换豪车。虽然我很认可该经济学家说的话,但很明显,这个经济学家说错了。因为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,普通人买车,就只能买10万元左右的代步车,怎么可能去买豪车?就算买了豪车,也是不知攒了多少年的钱,还要加上贷款才能买得起,又怎么可能会频繁更换。这话可以这么说:普通人就不要频繁换车了,最起码,一辆车要保证开到15年以上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已经开了两辆车,每辆车都是15年。在我看来,一辆车10年之后就会出现问题。到15年之后,问题会越来越严重,还真不如直接换掉。我开的两辆车都是合资车,最后一辆车还是15年以前买的。合资车那时候的质量还是可信任的,但就算是这样,也没办法坚持15年以上。所以,这就是普通人买车的最佳建议,就是当你发现修车还不如买新车的时候,就果断买车吧。
(摘转)到了中年才明白,很多人认为,男人接近女人,只有一个目的:睡觉。从经济学的

(摘转)到了中年才明白,很多人认为,男人接近女人,只有一个目的:睡觉。从经济学的

(摘转)到了中年才明白,很多人认为,男人接近女人,只有一个目的:睡觉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,男女之间那点事,说白了就是一场精准的价值匹配。婚姻本质是一家股份制公司,颜值和存款是注册资本,但长期盈利靠的是经营能力。体现为配偶的包容度、责任感、共情力。都说短期关系看筹码,因此帅哥美女永远抢手。并不是说没有真爱,而是再好的感情,也需要培养和经营。长期关系看容错率,那个可以半夜给你煮粥、生病在你身边替你扛事的人,才是生活里的真稀缺品。钱会贬值,脸会衰老,唯有时光淬炼出的温热真心,才能跑赢多年的通胀。(图文无相关)